HashMap的实现原理
HashMap的数据结构: 底层使用hash表数据结构,即数组和链表或红黑树
-
当我们往HashMap中put元素时,利用key的hashCode重新hash计算出当前对象的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
-
存储时,如果出现hash值相同的key,此时有两种情况。
a. 如果key相同,则覆盖原始值;
b. 如果key不同(出现冲突),则将当前的key-value放入链表或红黑树中
- 获取时,直接找到hash值对应的下标,在进一步判断key是否相同,从而找到对应值。
面试官追问:HashMap的jdk1.7和jdk1.8有什么区别
-
JDK1.8之前采用的是拉链法。拉链法:将链表和数组相结合。也就是说创建一个链表数组,数组中每一格就是一个链表。若遇到哈希冲突,则将冲突的值加到链表中即可。
-
jdk1.8在解决哈希冲突时有了较大的变化,当链表长度大于阈值(默认为8) 时并且数组长度达到64时,将链表转化为红黑树,以减少搜索时间。扩容 resize( ) 时,红黑树拆分成的树的结点数小于等于临界值6个,则退化成链表